全部服务分类
  • 策划方案专区

  • 品牌建设专区

  • 搜索引擎专区

  • 信息流投放专区

  • 我要红人专区

  • 媒体发稿专区

  • 平台代运营专区

  • 增值服务专区

more

揭秘互联网加班:无法脱逃的青春熔炉

23岁的张*霏没能熬过2021新年元旦,在病床上挣扎了6个小时后,她的身体在乌鲁木齐零下近二十度的低温中一点点儿冷却。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流星般陨落,多少让人唏嘘惋惜。一位接近张*霏的人士告诉Tech星球,她看到这个消息,一晚上都没有睡。

坦率地讲,一家近万人的公司出现猝死或工伤本就是概率事件,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张*霏触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其所在的多多买菜是拼多多未来的根基,为此拼多多早就开启了硬核奋斗模式,即连续工作13天后,休息一天。

过去20年,互联网企业以火箭般的速度创造着造福神话。从Boss直聘数据看,互联网也在连续多年的“10个一类行业薪资数据”中排名第一,这让普通人也能积累财富。

如今,互联网红利期已过,5G带来的技术红利还需要等待,但企业必须增长,因此原本是效率机器的互联网突变了模样,通过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来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了不少商业公司的做法,996和大小周几乎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在张*霏之前,互联网公司员工因为高强度工作猝死事件也并非孤例。

2019年,拼多多登顶万亿GMV。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成立5年,仅有6000名员工公司所创造的成果。硬币的另一面是,拼多多一直坚持每周6天的工作制。在中国互联网公司TOP5中,拼多多的员工人数最少。

加班并非不可理解,对很多人来说,加班意味着生活乐趣的缺失,因为生活的底色并非只有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加班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唯一的相同点是,打工人渐渐成为了螺丝钉,似乎没人在乎这颗螺丝钉是否会在高强度下“断裂”,因为35岁后还有新的螺丝钉出现。

“多多买菜员工的梦想是996”

吉昊然,原拼多多员工

我昨天看到多多买菜那个同学去世的消息,一晚上都没睡好,真的很感慨。

原本拼多多周日就是要上班,每周只有周六休息,多多买菜强制要求周六也上班,之前的超级大小周(工作13天休息一天)还是大家争取之后的结果。

买菜的员工差不多每月350个小时打底,买菜员工基本上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因为周六强制上班,所以,有段时间员工周六回家休息必须要请假。

在拼多多,永远有要死要活的项目,之前是快团团,现在是多多买菜。大部分业务和产品全年出差,基本上一个月就能休息一天。当时大家都开玩笑,觉得自己命贱耐操。社交媒体上说拼多多996,我都怀疑是在洗白。你都不知道,多多买菜的同学是做梦都想996。

拼多多的福利并不算特别好,周日加班多,加两个月工资,年底发放。周六的话按一倍日薪算,提供三餐和夜宵。虽然周六周日按照一倍日薪算,但是如果你在年底之前离职,会有一定概率工资按照0.3倍/天计算。

现在即便央媒点名,有员工去世了,多多买菜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更讽刺的是,它的股价还一直在涨,阿里现在被束缚住了,拼多多甚至可以大张旗鼓地乘胜追击,然后业界其他人都可以效仿拼多多模式。

在内部,拼多多的价值观是本分。所谓本分,就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想的不要想,内部没有交流社区,没有学习平台。拼多多的内部沟通软件Knock,就是个聊天软件,只能打字,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不知道谁是谁,没有职级,没有组织架构。

如果你提出质疑,就会被冠以工作不饱和以及不本分。当然,拼多多也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但是员工感受到最多的就是这句本分。

“在拼多多工作,感觉和机器没区别”

张慧,原拼多多员工

看到有员工猝死的消息,我并不震惊,我一直觉得在拼多多这种体制内很正常。

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5年,拼多多是其中加班强度最高的。举个例子,你看京东阿里员工总数都是十万起,而拼多多才不到一万,大部分都是新招的。

早期拼多多实行6天工作制,它的平均工资比市场高出50%,但是一天多干三四个小时工作量,一周多干二十多个小时,算下来时薪并不高。

假如碰上了大促,比如618、双十一、双十二、周年庆在周六,那就需要连续工作两周,11点上班,12点下班很正常。

一些外行人理解007,但他们并不理解互联网公司的劳动强度,其他行业007还可以摸鱼。以前吃完午饭晚饭还能在楼下走走,后来就严卡时间,一点钟必须到楼上,HR会查监控看大家有没有到岗。

在拼多多工作,跟机器差不多。HR会不定期查员工手机,一般老员工都会准备两个手机,一个手机正常工作,一个手机从来不连公司Wi-Fi,也不告诉任何人手机号,访问的招聘网站多了,就有hr会告诉leader,访问脉脉多了,到时候会定位发了什么言论。你的选择是要么滚蛋,要么接受。

这种情况,你根本没有办法摸鱼。很多人也受不了这个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我之前不少同事去拼多多没有几个撑过一年的,大姨妈失调,脱发,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通通出来了。有个女同事在拼多多里面几个月大姨妈没有来,回家休息了半年才缓过来。

现在我已经离开拼多多了,但是我觉得阿里创立996,拼多多发明十三休一,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示范,未来其他公司也会模仿,以后这种加班只会更严重,下次还有公司创立30休一。但这种更多是重复性劳动,遏制创新。

现在,我来另一家大厂养老了。虽然周围的人说加班很累,但在拼多多呆过后,我觉得这里简直是天堂。

我加入这家社区团购公司的时间

“007太顶了,感觉我的电量耗尽了”

袁来 ,某头部社区团购公司

并不长,这家公司现在的节奏是007,我加入之前也在脉脉上看了一下,脉脉上很多人吐槽公司996,我觉得996自己可以扛,再加上小城市也没有什么机会,虽然收入并没有比以前高很多,但看到大厂招人,我还是想进来体验了一下。

但没想到进来就是“007”,这意味着我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想陪孩子都不行,很多时候连觉都睡不好。

自从加入这家公司后,我至今没有休息一天。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基本上每天早上七点钟就要爬起来发东西,有客服投诉就得回复,没有一刻省心的。

有一次,我早上迟到了,被领导批评了一顿。我当时也没有反抗,大家都是12点下班,反抗也没有用,这是社畜的自我修养。

我不反对加班,很多时候KPI定得高,不加班也完不成工作进度,节假日还要做活动,不加班也不现实。

刚刚过去的元旦我们也没有休息,也一直在冲单量,没有办法陪家人,也不是一定要做到某个数字才可以下班,但就是那个氛围让你不好意思走人。我听说,这个项目,春节也不休息。

我这个还好,作息起码正常,听说友商有同行做网格仓运营,经常晚上十二点上班,早上9点才下班,整个生物钟都是颠倒的,他最长的一次上了一个周的夜班。因为上夜班,皮肤状态不好,他一个男孩子,上班之前水乳都要抹上。

现在,我觉得“007”太顶了,身体电量要耗尽了,再加上, 我要陪孩子,所以打算休息一段时间,换一家996的公司。

“当加班成为了常态,每天都在跳动”

李丽 原字节跳动员工

第一次感觉在疫情期间上班,比平常工作还累。

我在字节从事营销工作,虽然工作氛围还算轻松,但加班仍然成为了我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我是营销岗位,所以在白天的时候更多的是开会,以及对外去沟通客户,然后到晚上的时候可能会把今天的东西整理一下,所以工作更多的是集中在晚上,这也就导致了加班的出现。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家无法当面进行沟通,工作效率显得低下,期间大家主要是通过远程打电话办公,效率确实不是很高,那会儿工作强度还挺大,毕竟失去了线下交流机会只能靠线上。

等疫情好了些,可以到公司工作后,感觉整个身体解放了,毕竟不用像疫情期间那样每天加班到深夜。

正常上班后,加两三个小时是常态,赶上大项目也出现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的极端情况。我们这边上班的时间还是比较弹性,我看到过上午11点多陆续来的公司上班的同学。

另外,像字节“瓜瓜龙”这边的销售同学和我的工作有些类似,但是他们的受众人群可能更多的是孩子的妈妈,由于妈妈们上午要做家务送孩子上学,晚上还要哄孩子睡觉,所以只有在孩子不在家或者孩子睡着的这段时间,才是与妈妈们沟通的时间,瓜瓜龙那边的同学的工作时间,也就变成了下午2点到晚上9点。一切顺利的话,他们会在十点半下班,效率低的话晚上带着手机回去熬夜到十一、二点,然后定好闹钟,白天向妈妈群中发群消息,基本上就是起早贪黑的作息。

而像抖音、商业化等核心部门的同学,他们的加班成为了家常便饭。我现在同事里边有好多都是从字节过来,我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字节,他们异口同声的对我说,你懂得,太难太累了!包括现在还在字节上班的朋友,也都是这种感觉,尤其是抖音部门的加班会比较严重,毕竟作为这么大的一个产品,遇到BUG什么的,半夜三更可能随时一个电话就会让你起来处理问题,虽然我不在抖音,但是偶尔会碰到客户半夜问我一些事情,其实很恼人。

在字节内部我还问过其他部门,压力都还挺大,也有很多人因为想平衡生活而选择离职,毕竟大家的想法跟选择还是不一样的。在压力和成长面前,还是会成正比,就看每个人如何去衡量。

当然,加班福利还是挺好的,除了正常的三餐下午茶以外,还可以申请调休,加班费会根据不同岗位加班的薪资补助可能会有区别。

互联网公司加班其实也算常态,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别人命好秒赚2000万,而加班就是我的命”

常哥,华为员工

我是一毕业就加入华为了,很多人说华为很“狼性”,说我们加班特别厉害,我倒没有特别多的感觉,因为我也没见过别的公司啥样,在我的认知里,好像公司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工作了4年多了,对我来说,不加班的生活现在反而是个别的现象,加班成为了常态,早上九点上班,晚上是十一点左右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周三一般会早一点,也要大概九点下班,算下来一天在公司的时间也绝对超过12小时了。

公司的福利方面还是挺好的,夜宵的水果,蛋糕,牛奶都可以选,加班虽然没有加班工资,但是月末周六的那天是可以算工资的。惨么?当然是惨的,谁不想下午六七点就下班陪陪老婆孩子呢,但是要赚钱啊,如果真的能工作8小时薪资还持平的工作,那我也愿意去,问题是像我这样的,要跳槽只能去互联网大厂,待遇可能还没有华为好。

我还记得,我刚认识我老婆的时候,要发布新版本,那一阵子天天熬大夜,干到天亮,中途困了就躺地下或者午休床上睡一会,醒来继续干,我老婆都以为我背着她鬼混去了,完全不相信怎么可能加班加得这么夸张,而现在她已经习惯了。

去年,我也签了“奋斗者协议”,放弃了年假,换了股票,虽然也没多少,但多少觉得我的青春能换回了点回报,我用这些血汗钱付了房子首付。这让我想到之前我们的一个外包同事,离开华为之后,去了Zoom,拿了不少股票,Zoom上市之后,股票大概套现了2000多万,立马在最好的位置挑了两套房,全款付的,可能这就是我的命吧。

你得明白,现在这些大厂的每一个打工人,没有一个真正想加班的,我们不想过多彩的生活吗?但是生活的压力就在你头上,理所当然的,工作的压力想逃也逃不了。

之前商汤公司的,还有最近拼多多猝死的女孩,是都很可怜,可谁也改变不了什么。抗争是需要代价的,所以才会逐渐沦为现在这种状态。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这些加班人可以很开心地接受,如果真的从心底接受的话,那跟以前的奴隶制有什么区别?

“入职第一天,就想连夜赶回原来的城市”

晓冉 某头部互联网公司员工

来这家公司报道第一天,我就进了马上要落地的项目,加班到凌晨2点。当时领导对项目有些不满意,我接连给了N个备选选项,一弄就到了半夜。

为了接这份工作的offer,我换了一个城市,当时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好很想连夜赶回去。

我的工作由一个个项目组成,没项目的时候一般是9点下班,有项目的时候一定是996,也可能也是007。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没有时间界限地去解决各种环节的漏子。

比如,一个到了落地环节的合作,因为公司架构调整,忽然不能匹配给合作方了,合作方来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候可能要开撕;比如,一个已经确认冲刺方向的项目,因为老板的老板不认可,项目的方向又要修改第N+1版本。

总之,有无数的事情会出差错。有项目在推进时,DDL就在哪里,你不赶着,项目也会往前走,加班就在所难免。虽然没有人明令要求我加班,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同辈焦虑会很大,大家都很辛苦,自己也会给自己压力。

自从来了这里,我就一直都处在陀螺似工作节奏里。跟朋友聊天,经常在微信说到一半我就消失了,过了几分钟才能接着回。以前我有个朋友也在这家公司,他跟我说:你看我一直用微信跟你聊天,知道重视你了吧。以前我不是很能理解,现在我可以理解了。工作软件上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真的没时间回微信。

对感情的打击就更不要说了,之前想过要好好经营一段关系,但是现在根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也谈不上有勇气和信心开始新的感情了。

可大家都是这样的,即便是不认可奋斗文化,但所有人都墨守成规地996着,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事情在赶着人往深夜加班。之前的团队氛围会更轻松,不会有人默认,你一定要加班。这个团队,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会惦记你,所有人都在拼命找活干,别人对你的要求和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要掉链子。

当然,适应期里也有很多快乐,因为项目不断,可以飞快跟同事们破冰、熟悉起来。高压力的状态下,成绩也很快就会出来,做很多事情都会很快得到结果,拿到认可。

大多数人都对结果看得很重,但我觉得,结果倒是其次,但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可以很快地成长。从一个项目获得的经验,可以很快复制到后面的项目,内部的环境也促使项目落地非常迅速,大家都在成长中的痛是痛,但你知道,只要能适应,那就只是阵痛而已。

每次一有互联网公司员工出事,大家就会讨论年轻人用命换钱。拼多多的热搜爆了的那天,我甚至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可能沉浸在这个加班怪圈其中的人都不会有强烈的感受。说起来,那天,我还加班到凌晨呢。

高强度工作,高密度加班,这些来这里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但我依然做了这个选择。确实,可以不去做做这个选择,但是年轻人有选择吗?房子这么贵,不拿命换钱,怎么买房?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加班越多,3.25才会离我越远” 

孙不凡 某金融科技公司前员工

想当年为了梦想,再加上公司给的薪水还不错,我义无反顾地从北京南下加入了这家金融科技公司。

我此前所在的传统媒体,加班要写加班单,每个月靠加班就能多赚5000-10000元。我以为所有公司都是这制度,来到这里才发现,我前东家才是“异类”,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明确的加班费。

加入新公司不久,我还没有找到住处,公司给我安排了酒店,记得我在酒店边吃外卖,边看了当时互联网行业关于996的热门讨论,以及马云“996福报”演讲视频,我那时候还想,996是不好的标签,怎么还能互联网公司自己带上热点话题呢?后来我才明白,互联网还是很鼓励这种加班文化。

在这家公司工作时,大家都是晚上10点左右下班。忙的原因,一方面有公司喜欢制定高KPI因素,很多人的KPI都高的难以完成,所以大家都不得不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效率很难保证。我是一个运营岗,运营岗本质上是你要协调所有不同的部门,包括技术产品、合作方、风控、合规,要做一个项目,上线什么东西,我要协调5~10个部门去完成这一件事情。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我白天时间大多在开会,一个会一个会的开。晚上6点多开完了,吃个补贴15元的饭,回来开始做自己手头上的事。

这也导致了公司氛围的变化,大家晚上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有的是真忙,有的不忙的同学也不好意思早走。尤其我是个新人,天天早走估计要绩效要打3.25(连续两年3.25要被辞退)。

我那时候每天最早晚上10点,也经常12点到家。这么晚到家完全没有个人生活,尤其我那时候还在谈女朋友,日常几乎没有交流,我整天都在工作群里回复消息。

后来有一次,女朋友说要去看演唱会,我也喜欢却心生犹豫。因为我们还要写周报,周报1000字都算少的,我每周都要花费半天时间。那次演唱会还碰上工作有急事,我在现场带上耳机不被打扰,只为了高效完处理工作。那个演唱会我有一半时间没听到唱的是什么。

“公司为什么加班这么多”,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被裹挟在里面很久。后来我想通,可能最主要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组织文化,另外一个是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好理解,这里主要解释下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导致公司加班盛行,好多事业群的主管都是拼命三郎。

公司新任CEO从集团其他业务线过来后,最开始的变化就是确定了早上到岗时间,这样我们下班后就是睡觉。因为早上和晚上时间都要连上了。媒体还报道过,公司领导查岗过了午休时间仍在睡觉的同学。

此外,还有钉钉这样的办公软件,下班不回复群里讨论信息,不按时打卡都有记录。这些因素形成了公司的“狼性”文化。

后来有一次在餐厅吃饭,我同事发现我头秃了。工作压力大,加上这份工作并不符合预期,就算是股票期权很诱人,我还是决定离职,至今回头再看,不为这决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