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服务分类
  • 策划方案专区

  • 品牌建设专区

  • 搜索引擎专区

  • 信息流投放专区

  • 我要红人专区

  • 媒体发稿专区

  • 平台代运营专区

  • 增值服务专区

more

学校教育vs互联网教育,不会融合的硬币两面

交易“优质教育入学概率权”

还有两天就该换日历了,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大事发生。也真是没有什么正经大事,还是通过“北京学区房一夜暴涨40万”说说教育吧。

在这几年北京市考试中,海淀高分段学生在全市的占比较高,家长都信任海淀教育。因此,北京海淀区房产中介发现,一般来说冬季是一个成交淡季,但今年却不一样。大概从11月底开始,海淀学区房的带看量、成交量有明显增加,几百万上千万元的房子,挂出一套卖一套,就跟抢一样。

有个小区出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挂出来当天就有十几个客户想看房,确定想买的客户有8组,看房都要排队预约。因为还不知道门牌号,有个客户有些等不及,还让经纪人按照同户型房源挨家挨户地去找。

最终这套房源加价10万元,迅速成交。

24日某小区一套61平方米的两居室挂牌价为680万元,单价约为11.15万元/平方米。到了25日,这套房的挂牌价已经涨到720万元,一夜之间上涨40万元,单价约为11.80万元/平方米。

该房源最早于今年6月30日首次挂牌时,报价为635万元。

不过,北京西城区今年出台政策:自2020年7月31日后,在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此前,海淀区、东城区已经推行多校划片政策。对于家长来说,买入学区房多少带了一点“赌”的成分在里面。网上看到有家长抱怨:现在多校(划片)了,孩子被调剂到一所教育质量一般的学校。

况且,各区每年的招生入学政策都有变化,未来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本有确定性。

呵呵,虽然说“学区房”这玩意不是中国独有,但是别人都是“确定性”。咱家长们几百上千万真金白银,也就是交易个“优质教育入学概率权”。

美国教育,公立靠“房价”,私立靠学费

美国也有学区房的概念,然而这个“学区房”是“确定性”的。就是说家长买房的钱,一定会转化为优质教育提供给孩子。

在美国,每个区域的税收都会投入到自己区域的建设,那些富裕的家庭就倾向于买那些税收高、教育好的学区房。

一般来说,学区房比非学区房要贵出20万美金,而房产税又是根据房价定的。各地税率不同,大多为房价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左右。

美国基础教育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中,房产税占了47%左右,其余45%左右由州政府承担,而剩余的约8%左右是联邦政府承担。

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公布房地产税的详细去向,学区的资金跟房地产税的数额是成正比的,通常各地的房地产税总额的一半以上都用于公立中小学,如修缮校舍、添置设备、聘请老师、开展活动、校车接送等。

房产价格高,那物业税就高,学校的资金就充足;而那边呢,房子不值钱,所以学校就得不到很多钱,教育自然就差。

至于私立教育,全世界都一样“价高者得”。

根据美国弗里德曼教育选择基金会的调查,家长选择私立学校的首要原因还是因为顶尖的私立学校资源更为丰富。它们独立运行,不受官僚制度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

在私立学校的市场中,家长就是消费者,学校好不好,家长会用钞票投票,“如果不好,我就不付学费了”。

△乔治·华盛顿大学 美利坚“太祖”命名的学校是私立大学

然而,公立也好、私立也罢,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归根到底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只有一个,还是“成绩”。

所以学校教育的目标只不过是把人选出来决个胜负、比个高低、排个顺序。这种教育不重视知识的乐趣,不重视知识之间的机理和联系,甚至不重视知识到底有用没用,能把学生排出个顺序来就可以了。

所有这些,都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得到一套约束办法,让你不能或者不舍得轻易放弃。

这就要说到学习的本质了,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所谓“快乐学习”、“轻松学习”是自欺欺人之论。

学校制度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提供知识,而是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了来自外界的约束和强制。

至少到目前为止,学校的这种功能,还没有成熟的替代品。如果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区别仅限于“价格”,那就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量力而为就是了。

这篇文章的主旨肯定不是这个,笔者想讨论的是“学校被替代的可能性”。

替代

电视时代初期,很多人就说:在电视时代“广播”没有必要存在了会消失。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广播还在。广播学科专家说:电视没有消灭广播,这是广播的胜利。

这个观点对吗?

笔者认为“不对”。广播没有被电视彻底消灭,并不是电视不够强势,更不是广播有多么强大。核心原因是:汽车的普及。

你自己说,上一次听广播是什么时候?很多人会说“今天早上送孩子的时候”。

如果我再问:上一次用收音机在家里,用收音机听广播是什么时候?

身边年龄差不多的朋友表示:上次在家里用收音机听广播…几十年前吧。

那么,随着无人驾驶车辆的普及,“广播”这玩意一定会消失的干干净净。

今年疫情,所有学校都改为线上授课,然后就有人开始提出问题:

学校的教学形式为什么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围坐在下面听?这种形式,从小学到大学,从古至今,从中国的孔夫子到古希腊雅典的学园,都是这样。那这种形态的学校,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消失呢?既然互联网这么发达,干脆就在线授课不就好了?

在互联网上,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且不受时空的阻隔。现在,世界上最优秀大学的教学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最优秀教师的指点。

大量各行业的专家,在网上孜孜不倦地讲授他们的毕生所学,不管视频还是音频,应有尽有。如果你想获得知识,完全没有必要辛辛苦苦报名去学校,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那么,那种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真的过时了吗?

可事实是,“古典式”学校教育不仅没有消失的危险,甚至连衰落的迹象都没有,还反而越来越重要了,从中国学区房的高价还一路上涨就可以看出来。

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高效多元,但是大家对于学习知识的地方却越来越认死理,越来越单一。

对这件事的解释恐怕只能是:人们在学校里寻求和得到的,其实不只是知识,而是其他东西。这个其他是什么呢?

你要是在互联网上获得知识,非常简单,点击几下键盘、鼠标或者屏幕就可以了。不过,你放弃和中断学习,也是同样简单的。

所以,“古典式”学校还将长期存在,它能帮助人们克服人性中的好逸恶劳,这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教育要想取得突破,也要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以上观点是应试教育专家的观点。

应试教育专家据说意识到了“照本宣科灌输知识跟不上时代要求”。尤其2020年疫情的爆发将这个挑战凸显了出来,加速了应试教育专家“改变现状的决心”。

北京有一所公办学校“北京未来城学校”,完全采用学习任务设计来改变传统教学彻底了告别了分科教学。

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学习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

请给附近的动物园园长写一封信,希望增加一种动物园里没有的动物,并让园长相信,引进这种动物后,游客会大量增加。

△再多说一句我就信了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要调研动物园已有的动物品种,要了解新动物是否适宜北京的生存环境,要讨论怎么才能说服园长引进这个品种,要用证据证明引进这个品种能增加游客,等等。

解决了这些挑战,那动物的生活习性、书信的格式、成本核算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掌握了。原本要通过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课程实现的教学目标也都达到了。(只是不知道如果动物园没因此赚钱,扣不扣分呢?)

还有,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题:学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同学们可展示烹饪、插花、手工制作、修理器具等技能,请介绍一项你擅长的生活技能。

应试教育专家开心地表示:如果学生平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写起来可能就会很苍白,很难拿到好分数。(注意这句“拿到好分数”)

无论把馒头做出多少花样,最终还是馒头而已。如果“活泼创新”最终目的还是“分数”,只会有两个可能:

1,对于“什么是好”定性、定量考核。如:《春晓》中最美的一句(此题2分)

2,阅卷者手中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然后……

互联网不能取代学校,错在知识投放者

互联网时代,讨论“学校教育是否有必要”时,很多学者表示“有”,但他们是“应试教育领域学者”。

你要是问一匹马: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时代,马车运输还有必要存在吗?

马群中的思想家,一定会用各种论证方式证明“有”。但是这个结论的论证过程无论多么严谨,也属于“系统内自洽”,是那种“越看自己越顺眼”的逻辑。

笔者最喜欢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讲过一个“后视镜原理”,意思是说:我们必须“向后看”旧媒介的弊端,才能理解新媒介的好处。

比如手机有了视频通话功能之后,你再回头看传呼机,才能理解传呼机的弊端在哪里。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互联网教育的bug在于“改变了媒介,但是没有改变内容”。知识投放者们还是按照课堂上的那种“从序言到结语”的顺序播放。

这种表述方式的好处是“逻辑连贯性强”,书籍的作者在提出自己思想时的心路历程清晰可见。

弊端是“增加了查阅难度”。

我们想象有个想学政治学的“小白”,这个小白想知道“道德观念的起源”。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资料,看看古今中外的大牛们关于“道德”这个话题,都说了些啥。

要是放在以前,就只能把卢梭、叔本华、休谟的书都找来,一页一页地读,寻找和“道德”相关的内容。但是这些书都被搬到网上去之后就轻松了。不用每一页都读了,而是在书中以“道德”作为主题词去搜索,这样效率就提高了

此时该有人质疑了:那样学东西“不系统”。

恭喜你答对了,要的就是“不系统”。按部就班的学习一种新知识,是最无聊的。大家都有过学外语的经验,都是从字母表开始学,请问:背字母表有意思吗?

人类学习母语的过程都是从“先会说,再系统学”。为什么所有语言中都有“baba、mama”?因为这两个词发音最方便刚学会控制嘴唇的婴儿。等六七岁上学开始接触拼音、语法什么的时,孩子们早就掌握了流利的“顶嘴能力”。

也就是说“先不系统,再系统”本来就是可行的,却被“必须从体统开始才对”的惯性思维所困。

这才是互联网教育不能取代课堂教育的根本原因。这样说理解吗?就如同:你不能把马蹄铁钉在法拉利轮胎上,再和马儿比速度。

现在互联网教育极其缺乏的不是“优秀讲师”,而是有能力将自己“已经系统化的知识拆散,并留出接口”的优秀讲师。

对于想了解一下的人,这些“拆散的知识”可以满足他们暂时的好奇。“留出接口”是为了方便扩展学习。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这个碎片是否足够简洁,能让求知者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是否对自己胃口。

注意,不是“吸引人”。“人”的偏好千奇百怪,碎片知识提供者只需要提供“简洁”就好。至于能不能吸引人,不是提供者的事。

搜索碎片,以后再说

先接触,再看是否对自己胃口,然后开始学。这是拓展自己知识新边疆的最有效方式。这么说不明显是吧,咱举个例子,比如我想知道“历史上的饥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好,找个靠谱点的引擎,搜一下这个关键词。

然后搜到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1,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农民,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所以造成粮食减产,导致饥荒;

2,定期出现的冰河期使气候出现巨大波动,造成粮食减产,导致饥荒。进而造成世界各国都出现过周边少数民族,频繁侵略中心主体民族的“地缘大锤现象”;

3,大饥荒往往出现在王朝末世,后面就是天下大乱,盗贼横行,进而改朝换代。这是因为末代皇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左右相伴皆是阉竖之辈,故而难以奉天承运。

加之王朝历时百年,导致龙脉中龙气散发殆尽。饥荒为上天示警,昭示人间五德终始;

4,人类历史上的大饥荒,并不是伴随全球性粮食减产。那么,当一个地方粮食出现绝收,其他地方为什么不将粮食买到那里呢?这里既然急需粮食,价格肯定高啊?商人呢?

答案应该是一定有“某种力量”阻止了贸易的出现,导致了粮食的强制集体化分配和浪费。粮食不够时,农民已经失去粮食生产交易的自由。自由的生产交易与分配,都是权利的体现。当交换权利受到侵害,饥荒自然也扩大了。

(只是举个例子,别拿这个“搜索结果”当真)

这些都是结果,无对无错随你信哪一个,或者搭配着信。假如好奇心一般,找到了自己觉得有理的结果就安心了,那也好。假如勾起了更强的好奇心,开始进一步学习研究下去,那更是善莫大焉。

比如你相信“第二个”答案,并开始顺便研究“气候”、“地质”、“历史”,你会惊喜的发现:历史上屡次出现的游牧民族叩关南下刚好和“间冰期”结束有关。

从匈奴致于秦汉、汪达尔人致于罗马尽皆如此。学通中外,善莫大焉。

再比如你相信“龙气”那个结果,可以啊,去研究董仲舒吧。然后通过“五德终始论”发现:难怪女真人的后金政权一直不能打败大明朝。

因为大明朝五行属“火”,女真叫“大金”,火克金。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国“大金”。

而这个时候大明的皇帝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钧”是“金字旁”属性还是“金”。两个金相遇,自然是女真那个“金气弱”,所以后金政权打不赢大明。

下一个皇帝是“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本来“金生水”女真人应该失败才对。但是这个皇帝在位才一个月,所以双方保持原状。

最后的“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又都是五行属“木”,这样一来“金克木”了。又加上皇太极“崇德改制”将国号改为“大清”,“水克火”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你会发现很好玩的东西。

比如契丹人建立的“大辽”, “辽”是根据发迹地的特产定的国号,辽意为镔铁,因契丹人的发迹地产铁。

后来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那个“大金”就是从“五行”上克制契丹人。但根据《金史太祖纪》中的记载,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之位时曾说:

辽以镔铁为国号,取名之义是因为镔铁坚硬。镔铁虽然坚硬,但它终会腐蚀朽坏,只有金不会变易不会朽坏,最为珍贵。

金灭辽之后又被“元”所灭,因为“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精钢”的意思。“精钢”可比镔铁或者金子更适合做武器。

然后你就会发现历朝历代,在“五德终始”这个问题上有多纠结,出现过多少故事。由此更深一步学习中国历史,善莫大焉。

关于饥荒,又比如你相信“当交换权利受到侵害,饥荒自然也扩大了”这个观点,就势必要知道经济学大师阿马蒂亚·森。

然后是他所属的“福利经济学派”,那就会了解到这一派的祖师爷阿瑟·塞西尔·庇古。而后就是著名的“庇古税”:企业对社会公众福利的破坏,对公众效益的减损,用税收的方法收回来,然后再还补到社会当中。

如果还能发现和庇古老先生抬杠的罗纳德·哈里·科斯,从他顺带着了解到朝圣山经济学派”,是如何用仅3年时间就使二战后德国恢复经济。

再然后,朝圣山学派后来又孵化出“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

从此打开了你的“经济学视角”,绝对是善莫大焉。

当然,如果有谁觉得“封建压迫”那个更能解释“饥荒问题”,找个地方当教书匠去吧。别出来害人,善莫大焉。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学习是个需要用脑子的东西。另外想不起来听谁说过:学习就像吹气球,已知知识就是气球里的气,未知知识就是气球外面的气。当你知识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不停的学习太浪费时间,哪里有背几个老师在课堂上画的重点,然后躺沙发上刷短视频有意思,对吧。

好的,快去背课堂笔记吧,拜拜。

又剩下自己人了吧。好的,咱接着聊。

上面说的那种“先搜索碎片,再展开”的方式,是任何学校课堂不能提供的。除非到了研究生以上,跟着导师耳提面命地学。

那就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这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师傅的观点相反咋办?

能融合的就融合,不能融合的就改弦更张呗。真正的学者都懂得“观点无对错,只要有效就可以”的道理。整天把“必须和我保持一致,否则就是欺师灭祖”都是教书匠。

这是什么?这就叫“多元性”或者叫“多样性”。单一世界都是骗小孩的东西,只有心智不全的孩子才会相信“长大了就都好了”、“考上大学就成功了”、“找到稳定工作就完美了”之类的东西。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终身学习才是王道。什么学区房,什么好大学,都只是“妄念”。

曾经有一位专栏作家“莲月”对妄念下过一个定义,什么是妄念?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完成的愿望,就叫妄念。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在笔者看来,终身学习并且终身思考是“巨大成本”,因为占用了宝贵的“懒散时间”。

而“妄念”就是无知。我买了上千万的学区房,你们就会给我的孩子一个绝好的未来。同时,我的孩子不用再付出任何多余地努力。

这就是无知。而这种无知的代价,充满妄念的家长们可就未必看得见了。

哈佛大学另一个前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说过:大学的多样性和陌生元素非常重要。

2017年8月29日,哈佛大学官网上发表了对新生的致辞:

在大学校园里,“你将会遇到的许多最重要的想法,不会来自教授、实验室、书本,而是来自坐在你旁边的人。

你提出的许多问题,你学会回避的困难,你接受的新观点,都将源于你和他人的互动。这就是为什么你的班级有必要代表最广泛的背景、经验和兴趣,覆盖最广泛的地理来源、社会环境、民族、种族、宗教、性别认同、性取向和政治立场。

大学的另一个意义,那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哈佛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意味着它的教员们正致力于在各个广泛的领域里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

我们相信,追求真理的过程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测试和评估,要经过无数次的论证、挑战和辩论。

我们从不盛气凌人,相信一切万无一失。我们不仅要培养智力能力,还要培养判断力,评估力,以及在新的事实面前,虚心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明辨是非,在面对各种分歧和异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

这也就是马云在创办“云谷学校”时,就表达过他对教育终极目的憧憬: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独立意志、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

让别人买天价学区房吧。“地球公民”的家长们,把手机,把电脑卸载掉短视频APP,然后还给孩子。“屏读”就是他们的命,陪孩子一起在互联网上搜索碎片,然后各自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