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脉脉的报告显示,三大工作整体幸福感最高的行业:教育/培训/科研、耐用消费品、医疗/医药;三大工作整体幸福感最低行业:贸易/批发/零售、农林牧渔、IT/互联网;
互联网大厂对人才一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如今,IT/互联网行业却也成为工作整体幸福感垫底的行业,而互联网人满意度最低的三个方面来自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和未来发展。
为何被一直认为是高薪高待遇的互联网行业,会成为工作整体幸福感垫底的行业呢?这方面有多方面原因。难道互联网行业不像我们想得一样的光鲜亮丽?
互联网行业在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之所以会造成幸福感较低的原因,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强度比较大,这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为何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呢?这点和互联网行业的行业特性是分不开的,互联网行业的特性就是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能够尽早发展起尽可能多的客户就能够占据更多的用户时间 而近年来随着用户红利基本见顶,这使得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都在抢夺剩余的市场空间,这使得员工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很难寻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而且由于互联网行业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本来就相对大一些,这使得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对员工心理造成了挤压。
二是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都有着非常强的危机感,虽然说企业家都有着很强的危机感,但是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的危机感都是非常强的,比如马化腾所说的巨人倒下时,身体还是暖的,或者马云的一些重要言论,都体现出了互联网企业家的那种危机感,也因此使得企业内部弥漫着紧张的氛围,这给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是很大的企业了仍然认为自己是创业企业,推行比较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幸福感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是互联网企业过于强调收入的价值,同时企业内部的收入差别也十分巨大,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也会很大,同时幸福感过多和收入挂钩。
第四和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结构有关,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变化节奏和市场变化节奏都比较快,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外部人才供给也比较充分,这就使得互联网企业内部没有足够耐心培养新人,甚至会造成企业内部的薪酬倒挂的现象,这使得在企业内部工作的人员也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当然,我国也存在各种类型的就业单位,但是人才机制和流动机制还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互联网行业大部分都还是在行业内流动,但是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流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我国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大部分都还处于早期,未来还有着很远的路要走,互联网行业也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锐的行业,因此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幸福度和很多因素有关,也需要企业进一步探讨。
但其实,活着就很不易,在一线城市,能不靠家庭大量支持能买房的,其实也就互联网等少数几个行业了。幸福感是一个主观因素,人通常也会贬低自己拥有的强化自身没有的,因此还是要看如何客观看待。